澳大利亞的國際貿易關系不應因美中沖突受到損害。法新社圖片
堪培拉對北京的出口曾在6月份達到105億澳元的歷史最高水平,但在近期的雙向打擊之下,8月份的出口大幅下降了近四分之一。相比去年的29億澳元,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投資同樣急劇下降,降幅超47%。
國家安全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嚴重關切的問題,但莫里森政府需要重新審視這一問題,使其與中國的經(jīng)濟貿易和投資關系保持平衡,這樣才不會傷及堪培拉的利益。
不幸的是,澳大利亞農民認為,由于政府的原因,他們的出口受到影響。他們指責莫里森造成了兩國關系的直線下降,敦促澳政府培養(yǎng)“對華關系”,促進農產品、礦產、旅游或教育的出口。
中國仍是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的最大單一市場,其中83.4%的鐵礦石出口到中國。澳大利亞似乎失去了這一至關重要的優(yōu)勢,因為中國正穩(wěn)步地轉向印度、俄羅斯、南非和烏克蘭進行采購。
由于邊境沖突加劇,中國暫停從印度的進口,現(xiàn)在又開始大規(guī)模購買鐵礦石,以滿足其建設基礎設施所需的鋼鐵需求。
工黨的喬爾·菲茨吉本(Joel Fitzgibbon)已試圖接受堪培拉與北京“陷入經(jīng)濟戰(zhàn)爭”的“現(xiàn)實”,稱澳中雙邊關系可能已跌至有史以來最糟糕的水平。他痛斥澳大利亞政府在沒有多元化經(jīng)營的情況下與最大的貿易伙伴發(fā)生爭吵。
糟糕的數(shù)字和敏感的形勢表明,莫里森不應該隨意堅持(追隨)美國的戰(zhàn)略,中國認為美國這一戰(zhàn)略是為遏制其崛起而制定的。
在美國暴發(fā)新型冠狀病毒之前,特朗普采取的是溫和路線,堪培拉可能也會同樣如此。
從歷史上看,美國對北京一直保持著非常大的貿易逆差,因此它有能力(意圖)制裁中國企業(yè),并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征收關稅。
美國還將中國視為“戰(zhàn)略競爭對手”,認為中國可能會通過部署“掠奪性”的貿易、投資和貸款做法,終結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但華盛頓不能單槍匹馬這么做,它迫切需要盟國的支持,以共同對抗對手。
為什么澳大利亞對中國有著貿易順差,卻在美國的要求下冒著經(jīng)濟風險如此操作?無論是保護國家主權還是貿易債券,莫里森政府都應該明白孰輕孰重。此外,隨著澳大利亞政府冒著危及其寶貴經(jīng)濟利益的風險,展示愿與華盛頓并肩作戰(zhàn)的決心,美國正在逐步擴大其在澳大利亞的影響力。
去年,澳大利亞政府宣布成立一個全新的、創(chuàng)新的澳中關系國家基金會(National Foundation for Australia-China Relations),該基金會于今年開始運作,旨在加強澳中兩國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這座旨在緩和(澳中)分歧的橋梁最近因一樁丑聞飽受困擾,其中兩名董事會成員被發(fā)現(xiàn)獲得美國政府的財政支持,包括一人與尋求推翻中國共產黨統(tǒng)治的“法輪功”有關。
有報道稱,美國正向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輸出詭異的陰謀論,事態(tài)發(fā)展令人堪憂。人們不僅應該懷疑華盛頓作為一個值得信賴合作伙伴所發(fā)揮的作用,而且應該敦促堪培拉質疑美國為了影響澳大利亞政客和人民所采取的策略。
新西蘭政府承受不起來自任何一方——不管是朋友或是敵人——的安全威脅,應該提前預防他們像在澳大利亞那樣插手到新西蘭的機構、協(xié)會和政治領域。
保護人民生計和企業(yè)發(fā)展,是澳大利亞政府的根本責任,莫里森政府不應僅僅通過設置國家安全屏障來進行逃避,而是必須激活所有外交渠道,至少也要找到一個與中國和平共處的應變措施。
原文網(wǎng)址:
https://www.nst.com.my/opinion/columnists/2020/10/632389/aussie-pm-must-set-priorities